扬善弘德 · 解惑明理 · 传播正能量
当前位置:
1984年,北京一名清洁女工,向国家捐出24亿巨款:为我丈夫赎罪
来源:网络平台 | 作者:一切随缘 | 发布时间: 2023-06-11 | 47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1984年,一名身穿环卫制服的老太太,步履蹒跚地来到公证处,对工作人员说:"同志你好,我要捐款。"



接待人员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环卫工,内心感叹道,老人家收入微薄,还能来捐款是多么令人敬佩。

1984年,北京一名清洁女工,向国家捐出24亿巨款:为我丈夫赎罪

1984年,一名身穿环卫制服的老太太,步履蹒跚地来到公证处,对工作人员说:"同志你好,我要捐款。"


接待人员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环卫工,内心感叹道,老人家收入微薄,还能来捐款是多么令人敬佩。


01

他热情的接待了老太太,询问道:大娘您要捐多少钱呢?


老人迟疑片刻,颤颤巍巍地说:“我要捐24亿人民币。”接待人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再三确认捐款数额后,不禁大吃一惊。


随后老人说出的一句话,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疑惑。


“我的丈夫有罪,捐钱是为了给他赎罪,这笔钱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国家的。”


24亿人民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,老人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钱。


她又是捐巨款,又是声称要为家人赎罪,这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,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过往呢?



02


1963年,一位日本女人哭哭啼啼地跑到东京华侨总会寻求帮助,她说道:“我们不要啦,再也不会要不属于我们的东西。求求你们帮忙找到房产主人的家属吧。”


这个女人是一起伪造地契变卖房产案件涉案人的妻子,原来这起案件里的多处不动产,是一个中国人几十年前在日本购买的,如今他早已离世,但一直没有人来继承。


负责人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,他敏锐的察觉到,这个中国人留在日本的土地和房产恐怕是价值不菲。


随即对女人询问,也再次验证了负责人的想法,遗留的房产价值恐怕有数十亿元人民币。


经过一番调查后,负责人意外的发现这笔巨款的拥有者,竟然是卖国求荣的赵欣伯。


虽然他已经离世,但是这些财产早已登记在夫人赵碧琰的名下。幸运的是,通过调查,赵碧琰还活着。


于是,负责人不敢有片刻耽搁,把情况告知上级廖志勇。


在听到金额高达30亿时,廖承志来不及多想国际官司有多繁琐,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赵碧琰。


几经周折,廖承志动用所用的关系终于打听到了赵碧琰的下落。


原来建国以后,赵碧琰担心因为丈夫的过错牵连到自己和孩子,便将名字改为耿碧琰,隐姓埋名当起了北京街头一名环卫工。



那么赵碧琰又是如何与赵欣伯走到了一起呢?她是否知晓丈夫在日本留下了巨额的遗产?


这一切的谜底都将在耿碧琰老人家的娓娓道来中揭晓。


03


赵碧琰原名叫耿维馥。她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富家小姐,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。


成年后的耿维馥出落得亭亭玉立,家境优渥的她身边不缺乏追求者。


奈何从小见惯各种大场面的她,怎又会被这些追求者所轻易打动。


锦衣玉食的她真正需要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伴侣。


1919年,耿维馥接受了新式思想的洗礼,因观念不同和家人闹翻了。


一气之下,她离家出来到闺蜜家。也正是这一次借住,让她结识了相伴余生的人,正是闺蜜的哥哥赵欣伯。


此时,赵欣伯为人正直,又有爱国情怀,曾东渡日本学习救国思想。


耿维馥自小就被父亲送往女子学校读书,接受新思想教育的她对赵欣伯很是崇拜。


一天傍晚,下起了滂沱大雨,赵欣伯撑着一把伞匆匆走进家中,与正要回家的耿维馥撞了个满怀,二人忙连连致歉。


初见见面,赵欣伯有些意外,这个开朗的姑娘居然和自己已故的妻子王碧琰有几分相似。



而耿维馥看着眼前身着一袭长衫的男人,带着细框眼镜,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的斯文,心中更是小鹿乱撞。赵欣伯主动提出送她回家,一路上二人共撑一把伞,暧昧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流转。


情窦渐开的耿维馥偷偷在心底埋下了一个想法,她一定要嫁给眼前这位书生。


在这之前,耿维馥也知晓赵欣伯结过婚,并且他对前妻感情极深,可惜的是,他的前妻早已病逝。


不过,耿维馥丝毫不介意赵欣伯心里惦记亡妻,因为,陷入到爱情中的女子是没有理智可言。


甚至,耿维馥对赵欣伯的痴迷越陷越深,总是打着会见闺蜜的旗号,来见自己的心上人。


耿维馥的热烈追求也让赵鑫博深受感动,而真正让他决定娶耿维馥为妻的原因是,她改名为赵碧琰,这可是赵欣伯前妻的名字。


父母都不同意耿维馥嫁给大她10岁的二婚男赵欣伯,可是拗不过女儿的选择,最后还是答应了。


04


婚后,赵欣伯携同妻子再次远赴日本发展,收获爱情的同时,他的学业上也有了质的飞跃,取得了不错的成就。

学成归国的赵欣伯变了,他在读书期间,深受日式文化及思想的影响,不再是之前的有志青年,也忘记了当初的梦想。


通过关系,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沈阳市的市长,甚至仗着自己的身份,大肆搜刮钱财,倒卖情报发国难财。


赵欣伯贪婪的面目让赵碧琰不禁怀疑,这还是她曾深爱的丈夫吗?在日本,他苦心钻研学问,本以为学有所成能够大展身手,现在却是做着最不耻的事情。


赵碧琰多次劝说丈夫无果后,只能逃离这里,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

在战争局势越来越明朗后,赵欣伯还不回头,继续卖国求荣。


甚至把收刮的财产转移到海外,拜托在日本的好友帮其妥善保管,不过他留了一手,将所有的财产转移到妻子赵碧琰名下,朋友只有管理权。



1949,战时未结的案件又得到了重新审理,赵欣伯卖国求荣的事迹也被披露出来,他被关押在监狱中等待处罚。


怕死的他企图重金贿赂典狱长,想要逃出去却未能如愿,最后赵欣伯在受审时便因过度惊吓而当场猝死。


赵欣伯虽然死了,但他的妻儿却要胆战心惊的生活下去。


赵碧琰选择隐姓埋名,将名字改成耿碧琰,曾经衣食无忧,博学多识的她却要为了一日三餐,拿起扫帚去扫大街。


05


赵欣伯的日本好友久久未能等到他的音信,开始觊觎这笔巨额财产,他伪造房契变卖房产,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,最后被人发现举报了。


廖承志在找到赵碧琰后,说明了来意。在得知不是因为丈夫所犯的罪行而牵连到自己时,她长舒了一口气。


后来,廖承志为赵碧琰老人找到了国内最好的律师,陪同她一起前往日本打官司。


遗憾的是,首场官司当中,由于赵碧琰改过名字,能证明她身份的证据很少,官司以失败告终。在相关人员坚持不懈的走访下,终于收集到了很多关键的资料。


而这前前后后花费了20多年时间,打了无数场官司,才终于追回了大概30亿的财富。


赵碧琰心里既感激又是羞愧,因为丈夫的罪不可赦。


如今她选择将这些财产物归原主,如此才能弥补丈夫曾经犯下的过错。


次日,赵碧琰拿出遗产的八成捐到北京公证处,剩下的二成,她捐给了中国教育基金,希望中国的娃娃都能有书读,有学上。


之后,各大报纸刊争相刊登了她的事迹,人们纷纷赞扬这位老人的无私之举。


赵碧琰此刻也如释重负,她再也不用像过街老鼠四处躲藏了,她和他的家人终于可以昂首挺胸走路了。


1989年,赵碧琰老人因病离世,享年89岁。


临终前她坦然笑之,想必老人家定是此生无憾。


尼采说的一句话很好,当你凝视深渊时候,其实深渊也在凝望着你。


人生在世,万恶皆来自贪婪。世界很大,东西很多,要学会知足常乐,小富即安,如此才会圆满。


善缘影像